殡葬电影《人生大事》:中国版的《入殓师》,以何为生,为何而活
2023-05-08 09:50 作者:小编
“人生除死无大事。”这是电影《人生大事》中老殡葬师对儿子莫三妹最后的教诲。
可老殡葬师在留给儿女的家书中却又说他想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地走。他让儿子全权操办自己的后事,要体面,不要披麻戴孝,要省钱,不需要骨灰盒。
那死亡究竟是不是人事大事呢?如果不是,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大的事情呢?
今天要谈的这部电影就是去年曾引起广泛热议并一举拿下17.12亿票房的小成本“黑马”电影《人生大事》。
影片以殡葬师莫三妹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为主线,用一场场入殓和葬礼去探讨死亡之于人生的反思意义及情感体验,展现了莫三妹和武小文之间超越血缘的父女亲情,在一段双向救赎、各自成长的生命旅途上,他们和我们都在努力去推开世界的窗,弄懂何为生死相依,何为人生大事。
如果说电影《入殓师》是带着一种音乐和诗意交相辉映的艺术气质去探索向死而生的哲理命题,那么这部更接地气也更具市井气息的《人生大事》则是在描绘人生命题的毛笔上蘸染了小人物的生活底色,一撇一捺总是生活的笔法,也是成长的印迹。
影片中重点展现的小人物就是殡葬师莫三妹和失去了最亲的外婆的小女孩小文。
他曾经因为打人而坐过牢,从小就生活在丧葬店、殡仪馆和火葬场之间,被父亲逼着学习入殓和丧葬技法,被迫继承家业,经营着名为“上天堂”的寿衣店。
他被逝者家属冤枉偷逝者的戒指,被心爱的女人戴了绿帽子,被邻居搞婚庆的嫌弃,被痛失亲人的家属怪罪,被别人说是吃死人饭的,被父亲说是混日子的。
当他终于拿到房产本,找到心爱的之人熙熙,准备成立一个小家的时候,他却得知熙熙已经怀孕了,孩子的父亲就是当年被自己殴打的那个人。
莫三妹刚刚燃起的生活希望转瞬之间就被一盆冷水扑灭。
而此时,小文这个执拗任性的小女孩还在纠缠着三妹,她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三妹把外婆还给她。
小文从小与外婆相依为命,外婆就是她的唯一依靠。
外婆去世以后,惧内的舅舅无法抚养小文,就把她交给了三妹。
小文大闹灵堂,误吞小球,在骨灰盒上涂鸦,调皮至极。

得知三哥(小文对三妹的称呼)需要钱,她找到外婆生前的好友,取出外婆留下的钱,让这个爷爷假装给自己办一场活人葬礼,把30万元间接拿给三哥。
顽皮的孩子也有内心丰盈、成熟懂事的一面,小文这一系列天真又真诚的举动也渐渐感动了莫三妹。
小文触碰了三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父亲老莫则用严苛的要求盼望着儿子可以子承父业。
父亲将自己的后事交给三妹操办,三妹希望给父亲一个独一无二的发送仪式。

他找到邻居办婚庆的店主,弄到一枚巨型礼花,将父亲的骨灰与火药掺在一起,点燃礼花,让漫天花火映衬出父亲的笑脸,照亮他所牵挂的儿女们各自美好的未来。
这个片段也照应了前面三妹对小文说的外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一直都在陪伴着她。
莫三妹开始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也开始用心照顾小文,他们不是父女,却胜似父女。
原本以为影片可以在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情缘中平淡而自然地落幕,没成想导演又强行增加了小文亲生母亲回来寻女的情节。

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三妹竟然在没有跟小文商量的前提下就强行让她的生母把她带走,全然不顾小文的感受。
之前小文的舅舅尚且还会问小文是愿意留下还是跟着莫三妹走,怎么到了三妹这里就成了一拍脑门,自作主张了?

不出意外,小文又一次脱逃,追寻着记忆中三哥让她记住的地址,回到了“上天堂”。
影片最后以小文生母留在了“上天堂”工作这样一种折中的方法实现了大团圆的结局,但无论从情节逻辑还是从情感逻辑上看,这段剧情都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并不影响主要的情感表达,有了反而显得有些强行和累赘。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上,死亡是人生大事吗?

在老殡葬师那里,死亡的确是一件严肃严谨且很重要的大事,但他也明白死亡不过是人生的常态。
人生这本书总归有完结的时候,重要的不是那个“全书完”,而是全书最后那个标点是圆满的句号,是有遗憾的省略号还是与众不同的感叹号。

而这些人生最后的标点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铺垫和注解的,因此比死亡更大的事就是生的模样,生的信仰,以何为生,为何而活。
莫三妹和小文都懂得了以爱为生,为爱而活,也明白了最爱自己的人将会带着祝福与希冀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人生大事莫过于此,弄懂的过程才是最大的大事,而生活的意义也夹在其中,等待我们去探寻与感悟。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